大同地区自古就有把羊肝、羊肺、羊肚、羊肠以及羊血,洗净、煮熟、切碎后配以葱、姜、蒜、辣椒、盐等调料制成汤食用的习惯。
因为材料杂七杂八,应有尽有,故称羊杂,羊杂汤里放些山药粉条、马铃薯等蔬菜,有荤有素,质纯味美。羊杂碎含有多种营养素,深受各地群众的青睐,羊杂碎符合中医营养学中“以脏补脏”的理论,是益精壮阳、健脾和胃、养肝明目、补气养血的良药。
贺秀娥说,现在店里羊杂工艺一直不断改良,以前羊杂都带有油,以麻、辣、咸为主,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,现在店里羊杂全部将羊油去除,口味清淡,油而不腻,味道更鲜。
科学传承,贺秀娥的羊杂制作配方,吸收了“怀仁羊杂、应县羊杂”的优点,选用优质绵羊内脏和精制山药粉条,增加了桂皮、八角等调料,将原料分煮合烩,形成了自己的风格。
贺老人羊杂一般有7道程序,先是用清洗羊杂,再用咸盐揉搓,这个步骤主要是去腥,也是程序最重要的一步。接着用清洗浸泡,半小时后,清洗煮烹,最后再用清水洗一遍。总体来讲,洗和煮各占一半的时间,制作一碗羊杂总共需要两个多小时。
纷繁复杂的制作过程,精挑细选的制作材料,造就了贺老人羊杂的飘香美味,品尝一碗,捞尽羊杂,喝尽浓汤,让你久久回味。
|